根據《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工作規範》的要求,對經專家評審後的評價項目在公司網站公開評價報告信息,公開信息如下:
一、建設單位(用人單位)名稱、地理位置及聯係人
(1)建設單位名稱:新昌縣環新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2)地理位置:新昌縣城南鄉眉岱村
(3)項目聯係人:潘炎東
二、項目名稱及簡介
1、項目名稱:新昌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工程(一、二期)建設項目
2、項目簡介:建設項目為Ⅲ類衛生填埋場,一次整體規劃分三期建設,總征地675907m2(約1013.86畝),項目總投資33823萬元。按功能劃分為填埋庫區、管理區、輔助生產區、滲瀝液調節池、道路區、其他區等6塊區域。項目設計總庫容639.23萬m3,建成後日平均處理生活垃圾規模為490噸,使用年限大於30年,其中:本次建設的一期庫容47萬m3,二期庫容295萬m3,合計使用年限不少於18年;一期、二期日平均處理生活垃圾371噸,滲瀝(濾)液處理設施處理能力規模為200m3/天,另外,還包括104國道黃莊水庫至眉岱段聯網公路。
三、項目組成員及檢測日期
1、項目負責人:汪斌
2、報告編寫人:汪斌、吳婷婷
3、報告審核人:潘彩珍
4、檢測日期:2018年4月16日、4月17日、4月18日
四、建設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檢測結論
1、職業病危害因素:本項目在垃圾填埋及滲瀝液處理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硫化氫、氨、甲烷、惡臭、氯化氫及鹽酸、氫氧化鈉、其他粉塵(高分子絮凝劑)、高溫、病原微生物等。
2、檢測結論:各檢測點化學有害因素的檢測結果均符合GBZ 2.1-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的職業接觸限值。各檢測點噪聲的檢測結果符合GBZ
2.2-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的限值要求;非噪聲工作場所噪聲的檢測結果也符合GBZ 1-2010《工業企業衛生設計標準》的相關要求。
五、評價結論與建議
1、評價結論:
按照《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的判定,本項目為“職業病危害較重”的建設項目。
本評價報告對新昌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工程(一、二期)建設項目進行綜合分析認為,項目在落實好采取的職業病防治措施和本報告中提出的補充措施和建議,在正常生產情況下,能夠滿足職業病防治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項目在職業病防治方麵可行。
2、建議
(1)加強職業病設施的維護與保養
企業應繼續加強各種職業病防護設施的維護保養和檢查,確保各種防護設施正常安全運轉。
(2)加強應急救援措施
若作業人員需要進入生化組合池等受限空間檢修作業時,應按照GBZ/T 205-2007《密閉空間作業職業危害防護規範》的有關要求,做好以下幾點:
1)加強與密閉作業相關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
2)在受限空間危險作業,必須辦理《進入受限空間安全作業證》;
3)準入者、監督者持證上崗;
4)作業人員進入密閉前要做好通風排毒和必要地檢測評估工作,並佩戴好必備的個人防護用品(如供氣式全麵罩、通訊設備等);進入時監護者應進行有效地監護,並能針對突發事故采取有效地處置措施。
(3)檢維修作業
在邀請外協單位進行檢修時,應加強現場職業衛生管理,對檢修時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應事先告知對方,並督促其做好職業衛生管理工作,如開展危害檢測、作業人員健康檢查、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等。
(4)加強職業健康監護
應按照《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辦法》、《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範》要求,定期安排作業人員到有職業健康檢查資質的單位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職業健康檢查,並按照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並按照職業健康檢查報告中的要求,妥善處理好有職業健康異常的作業人員。另外,在崗體檢90天內的作業人員離崗時,無須開展離崗職業健康檢查工作。
(5)加強職業衛生管理
1)用人單位應健全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製度和公示製度,定期對粉塵、毒物、噪聲等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並將監測結果在工作場所的告知牌中張貼告示。
2)車間內配備的防毒麵具、洗眼器等應急設備應定期檢查其有效性,並做好檢查記錄。
3)按照《職業衛生檔案管理規範》(安監總廳安健〔2013〕171號)的相關要求持續做好職業衛生管理檔案。
(6)其他建議
1)企業應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的要求,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發現問題,及時治理。
2)今後若有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單位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當進行本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編製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所需費用應當納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並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試運行期間),應當進行職業病危害控製效果評價。
3)在項目的建設期應委托取得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資質的機構進行施工期間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並監督施工單位做好施工人員的職業健康檢查工作,在施工結束後提供施工期間職業病防治總結報告。
4)本評價報告是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本項目現有生產運行情況進行的識別、分析、檢測和評價。本項目在今後擴大生產,或在總體布局、生產的原輔材料、生產工藝與設備布局等方麵發生變更時,需另行評價或補充評價。
六、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評價報告》評價結論正確,建議基本可行。
|